进入7月,全球多地高温仍在继续。中央气象台7月14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华北中东部、江南、华南等多地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7月11日,我国正式进入“三伏”天气,时间将持续至8月19日。这也意味着,夏季“最热时段”已然到来。
对于注重养生的人来说,三伏天是春夏养阳的好时机,在社交平台上,和“三伏贴”相关的话题及养生疗法迅速出圈。不少人更是被“种草”,慕名前往医院购买三伏贴。
而在线上流通渠道,三伏贴同样火爆。根据7月14日淘宝平台数据,本周三伏贴的热度上升12%。
不过,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三伏贴在合规性上存疑,甚至有夸大疗效之嫌,它们一般以医疗器械、日化用品的形式获批,但制剂表中却含有中药成分等。
开贴首日超一万人排队
7月11日是今年“三伏天”首日,当日“晚上八点省中医门诊挤满贴‘三伏贴’的人”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被广泛讨论。
三伏贴,又名“天灸疗法”,是一种在特定节气使用特定药物在特定穴位中贴敷,以达到治疗与保健效果的传统中医外治方法。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马淑然告诉时代财经,三伏贴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也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
马淑然进一步解释称,三伏天是机体经络通畅、阳气最盛时期,也是腠理开泄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对应穴位上贴敷中草药制成糊状药剂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祛除宿疾、寒邪,发挥“冬病夏治”之效。临床上,三伏贴开始贴敷的时间大约在每年7月份,需贴敷5 ~6次,除头伏、二伏、三伏外,还需在头伏的前10天和三伏的后10天各贴敷1次,每次贴敷2~4小时。
7月13日下午,时代财经走访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区,门诊五楼针灸科前台医务人员告诉时代财经,该院三伏贴贴敷自7月1日开始,共五次,线上挂号或者现场挂号都可以购买并贴敷。
广东省中医院线上挂号入口截图
“这一次贴敷时间为7月11日,贴敷地点在一楼门诊大厅,人非常多,大概有一万多人。12日和13日为三伏贴补贴时间,贴敷开展地点在门诊五楼针灸科,现在人算是比较少的了。”该医务人员说。
在现场就诊并购买三伏贴的黄韵告诉时代财经,自己有过敏性鼻炎,也经常感冒,在看了小红书推荐后决定来医院试试。“不要纠结,想贴就贴,它便宜又方便,几十分钟就可以摘掉,对症状也有缓解作用。”黄韵说。
时代财经从广东省中医线上挂号平台了解到,“三伏贴”贴敷每次30元,共8个穴位。另有博主在小红书上表示,广东省中医的“三伏贴”可选医保支付,统筹支付后,个人付费仅需10元。
“一杯奶茶钱而已。”在广东省中医附近药店工作的孙俪对时代财经说。
不止线下火爆,三伏贴在线上平台的热度也在上升。在某大型电商平台上,如果选择按销量排序,排在第一的众知堂旗舰店,其一款标识为“众知堂三伏贴”的产品,月销量显示“6万+”。另外,包括标识“北京同仁堂”“广药白云山”等的三伏贴也是热销产品,月销量从5000~20000不等。
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在某电商平台上检索“三伏贴”后按照价格进行排序,价格最高的是简贺大药房旗舰店里的“北京正品三伏贴三九穴位贴膏”,该产品标价16996.6元21贴,包装盒上写着“北京同仁堂”。
7月14日,简贺大药房旗舰店客服人员告诉时代财经,由于该款产品缺货,售价并非16999.6元,而是25元左右,现已下架该产品的购买链接。
目前,电商平台上销量靠前的三伏贴单片价格在一元左右。
线上产品或存安全风险
虽然主打走量获利,但线上渠道流通的三伏贴或存在安全风险。
然而,在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北京中医药“冬病夏治三伏贴”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到,各医疗机构要严格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的临床应用管理,仅可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以及小儿、老年人(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人群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项目。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应用范围及应用人群。
不仅如此,贴敷“三伏贴”也有禁忌症状和人群。广东省中医针灸科贴出的一则”天灸疗法”小贴士告知了注意事项,即皮肤破损者、孕妇、月经期妇女和体温超过37.5℃者禁用。
“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均属正常现象,勿抓挠局部。如果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皮肤过敏、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上述小贴士指出。
马淑然对时代财经表示,“三伏贴”是一种中医治疗方式,需要辩证论治。医师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不同病症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这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而不同人群对于“三伏贴”反应不同,如皮肤敏感、过敏体质者会出现不适感。
另外,在线上渠道售卖的三伏贴是否正规也存疑。前述《工作方案》提到,三伏贴作为一种院内制剂,提供“冬病夏治三伏贴”服务使用的医疗机构制剂应取得合法有效的制剂批准文号。
“目前,对于‘三伏贴’尚未进行明确的分类和管理。同时建议有需求人群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贴敷,2013年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便发布通知指出,开展‘三伏贴’服务的机构应为具有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或民族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并已开展相应的中医药或民族医药服务工作,所以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既能保障安全又能发挥更好的疗效。”马淑然告诉时代财经。
目前在各大电商平台上,销量排名靠前的三伏贴产品均获批一类医疗器械资质,且标识“穴位压力刺激贴”。7月14日,时代财经以消费者身份向某电商平台众知堂旗舰店咨询,相关客服人员表示,其三伏贴产品不含中药成分,是按照一类器械标准生产,主要是刺激穴位疗法,由无纺布、医用胶和敷芯组成。
不过,有三伏贴厂家对时代财经坦言,其公司生产的产品虽是一类医疗器械,但确有中药成分。“因为国家规定任何医疗器械产品都不能添加中药成分,但是我们的产品是有中药的,只是包装上没有体现任何中药成分。”
对此,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对时代次财经表示,医疗器械不能添加中药成分,这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证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能够实现预期的治疗效果。
“因此,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生产和质控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以确保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张文波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