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示范区23公里元荡生态岸线本月底全线贯通,游客“跨省”赏美景

来源:东方网    作者:肖鸥    时间:2024-10-22 00:27   阅读量:13445   

从曾经的劣Ⅴ类水质,到如今水清岸绿、鸥鹭翩飞、游人如织,元荡岸线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缩影。

10月21日,市府新闻办组织“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记者了解到,全长23公里的示范区元荡生态岸线将于月底全线贯通。好风景催生了新经济,环境“颜值”转化为了经济“价值”。眼下,示范区内依托优美风光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华为研发中心等一大批符合示范区定位的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


探索一体化治理

元荡位于沪苏省际边界、示范区“水乡客厅”北缘,是示范区“一河三湖”重要节点。湖体水面积13平方公里,岸线全长23公里,其中上海青浦段6.2公里,江苏吴江段16.8公里。因行政归属不同,过去两地在环境治理方面存在责任划分不明晰等问题,元荡水质曾常年停留在劣Ⅴ类。

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伟告诉记者,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元荡过去的水治理始终达不到根治的效果,水质常年停留在劣五类。由于行政区分开,但水连在一起,“各管各”的直接结果是示范区内的汾湖、淀山湖、太浦河等47个主要跨界水体,也曾面临着和元荡湖一样的问题。

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是示范区首个跨界湖泊滨水岸线生态修复项目。2020年,由示范区执委会牵头的元荡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项目启动,对元荡的治理从“各管各”向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家管”转变。

“大家联合设计、相互对表、围绕水安全防线、水生态系统、水活力空间、水环境健康等形成一体化实施标准。”刘伟表示,在元荡治理过程中,共同建立“统一方案、分头立项、相互授权、轮流委托”的机制。

就这样,元荡的水治理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样板间”、“试验田”。青浦、吴江两地紧密对接,通过达标加固环湖堤防,加强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湖泊、入湖河道及湖滨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质提前达到2025年水质功能目标。元荡治理过程中建立的联合河湖长制、统一生态治理标准、推动联合保洁等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成为一体化治理、联保共治的典范。

水鸟的数量是衡量河湖水质的重要标准。元荡生态建设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鸟多了,且品种更为丰富。比如,须浮鸥是元荡湖上近年飞来的珍稀物种,每年5月份到9月份,它们在这边筑巢、繁殖。

刘伟告诉记者,好生态引来群鸟聚,每到候鸟到来的季节,元荡就成为候鸟的栖息地,还吸引大量长三角区域生态摄影爱好者。


好风景催生新经济

元荡周边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朱家角、周庄、西塘等水乡古镇星罗棋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元荡的蓝图绘制中,按照“一环、六湾、多点”总体布局,采取多功能植入的滨水空间生态更新改造设计理念和策略,融入人文景观元素,并连接区域内其他人文景点,打造“水润吴根越角,花开上海之门”滨水空间。

以现在的热门打卡地元荡桥为例:它与一旁的元荡慢行桥宛若两条凌空飞舞的绸带,将青浦与吴江串联起来,两岸是水清、岸绿、景美的田园风光,让游客在欣赏美好风光中一不小心就“跨省”。

“青浦段对原来被占用的封闭管理的区域全部打开,形成25公里慢行系统、1450亩区域整体开放区域。”刘伟说,设计时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群众,坚持便民利民原则。

元荡的另一特征是坚持传承文化,比如新建12座仿古拱桥,传承“桥乡文化”;恢复蒹葭苍苍、蒲苇轻舟意境,重现“渔乡文化”;打造“一廊十二景”,丰富“红楼文化”。

好风景催生吸引新经济。眼下,华为研发中心所在的西岑科创中心发展如火如荼,方厅水院项目预计明年年中整体完工,未来的示范区将集聚高端要素资源,试验先进的创新理念,打造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