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光影百年:艺术的对话”绘画艺术展在京闭幕

来源:网络    作者:王翦    时间:2025-04-03 18:06   阅读量:17609   会员投稿

近日,由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北京歌华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数梦文化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华文化促进会创投工委会协办,北京璀璨聚星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光影百年:艺术的对话——绘画对电影的影响”展览在中华世纪坛正式闭幕。这场持续半个月的学术性展览,通过绘画、装置艺术与互动体验,系统梳理了绘画对电影美学的结构性影响,致敬电影诞生130周年与中国电影120周年双重里程碑。

 图片1.png

著名主持人、导演、演员程前在开幕式中致辞

本次展览汇聚了10余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逾百件作品,涵盖油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旅居西班牙的中国艺术家张春卉及西班牙艺术家、策展人Eugenio Shapoval以其跨文化背景下的“表演绘画”实践引发关注。作为一位横跨油画、装置、行为艺术与影像的多媒介创作者,她的作品通过抽象语言探讨自然与人文的共生关系,其近期开创的“表演绘画”实践,更将身体意识融入创作,试图突破绘画与行为的边界。西班牙艺术家Cintia Garcia通过线条的层叠堆积,其作品以抽象形式呈现时间位移中的隐喻期望与现实的对抗关系;中国艺术家林苒则运用社会学叙事方法,解构现代社会的空间剧场性,将女性主义与集体记忆融入视觉表达。

 2.png

著名主持人、导演、演员程前等嘉宾一起巡展

展览以“绘画对电影的影响”为学术主轴,揭示了古典主义至当代艺术的视觉语法如何塑造电影语言。策展团队指出,绘画与电影虽媒介不同,却在构图、光线、色彩与动态表达上共享基因:达·芬奇与卡拉瓦乔通过明暗技法营造的空间深度,在奥森·威尔斯《公民凯恩》中转化为戏剧性的伦勃朗式光影;德国表现主义与爱德华·霍普的冷寂美学,渗透于贝托鲁奇《同流者》的疏离叙事;鲁本斯的多层次构图与节奏感,则成为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蒙太奇美学的灵感源泉。这些案例印证了电影技术的独立性并未割裂其与绘画传统的血脉联系,银幕上的视角革新与视觉修辞,始终根植于画框内的美学积淀。

 3.png

中法电影艺术交流论坛与会嘉宾合影

作为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配合活动“中法电影交流论坛”于3月28日在中华世纪坛剧场举行,该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等机构共同策划,通过主题演讲与对话环节,探讨中法电影与艺术在历史脉络中的互鉴、当代语境的碰撞以及技术革新下的未来可能性。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